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6.2级地震救援
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,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.2级地震。地震发生后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,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,李强总理作出批示,张国清副总理率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、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,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、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。根据应急管理部安排部署,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派出前方工作组,带领5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213人40车,携带1200余台(套)救援装备奔赴灾区,连续奋战11个昼夜,全力做好受灾群众搜寻搜救、转移安置、排危除险、转运物资等工作。
一、星夜兼程直赴震中,争分夺秒展开救援
接到应急救援中心出动指令后,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靖远队、青海队、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兰州石化队、国家油气管道应急救援乌鲁木齐队、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等5支国家专业队携带照明、通讯、供电、破拆、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直赴震中。5支队伍星夜兼程,于19日凌晨陆续抵达灾区,直奔受灾最严重的积石山县大河家镇、刘集乡,对接基层乡镇和村社,迅速投入救援救灾。坚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,采取分组包片、分村入户、逐户排查、逐点搜寻等方式,借鉴矿山救援“敲帮问顶”“先探后进”等经验战法,编成10余个战斗小组,分别在20余个村社,争分夺秒开展遇险人员搜救、受灾群众转移等工作。共搜救出6名伤员,转移受灾群众558户3108人,清理路障5380余米,排险除危2420余处。
二、尽心竭力,千方百计为受灾群众纾困解难
为帮助受灾群众尽早脱离危房,确保受灾群众有地方住、有热饭吃、不挨冻,各国家专业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,与时间赛跑,连夜搭建帐篷、安装火炉、装卸分发棉被、大衣、煤炭等御寒物资。累计搭建救灾帐篷1100余顶,安装火炉224座、取暖器100个,搬运发放各类救灾物资76920余箱(件),帮助群众抢救转移危房内贵重物品13360余件,在6处废墟中挖掘现金74000元并交还群众。同时,设置“帐篷小学”,开设安全课堂,尽力为孩子们创造安心环境。在临时安置点开展防火、用电、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巡查,制作发放安全宣传单500余张,组织安全培训4790余人次。为做好受灾群众过冬安置工作,平整场地1960余平方米,安装板房100间,组装救灾床和临时卫生间650余个。同时发挥国家专业队依托企业优势,协调中石油兰州石化提供油料5000升,确保救援队伍及周边群众用电、取暖。
三、积极沟通协调,为救援提供有力保障
应急救援中心班子成员多次组织前后方视频连线会商研判,与国家专业队依托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沟通协商,强化后方支持。前方工作组与窑街煤电、华亭煤业、金川集团等地方矿山救援队建立联合作战机制,统一指导服务;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、解放军和武警部队、甘肃省社会应急力量现场协调中心建立沟通渠道,促进信息共享,强化协调联动。各救援队伍立足自我保障,互相配合、密切协作,做到了“后勤有保障,救援添力量”。
四、严格管理,确保救援全过程安全
前方工作组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规定,统筹实施“全周期、一体化”管理服务。建立“3+X”任务通报制度,提升工作效率。结合实际制定民族地区执行任务“十项注意”、抗震救灾“八条禁令”、安全管控“十防要求”等工作规范,督促救援人员规范言行举止,树立良好形象。落实夜间巡查和通风措施,切实做好防火、防电、防煤气中毒等工作,确保安全宿营。制定归建方案,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安全行车,实现救援救灾全过程安全。
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.2级地震救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