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安全应急>>救援案例

2025-02-18 15:43来源:

内蒙古阿拉善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“2·22”特别重大坍塌事故救援

2023年2月22日13时12分许,内蒙古阿拉善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发生特别重大坍塌事故。

一、救援力量迅速行动,领导干部靠前指挥

事故发生后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,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,应急管理部部长率工作组紧急赶赴事故现场,指导事故处置。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快速响应,派出有关同志参加部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,调派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国能宁煤队、国能神东队、靖远队,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、新兴际华队等5支国家专业队共54车185人,携带专业救援装备赶赴现场,并根据现场救援需求和救援指挥部安排,调派2名露天煤矿事故救援专家参与现场专家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,调派技术团队携带9台照明无人机赶赴现场。阿拉善盟、内蒙古自治区立即组织抢险救援,分别启动应急响应,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到达现场,成立现场指挥部。本次救援先后调集救援队伍16支1084人参与救援,抽调公安、卫生健康、电力、通信等部门加强现场保障工作,累计调集车辆、装备1294台(套),应急器材5188件,出动作业机械3137台次,转运土石方108.22万立方米。

二、科学组织施救,防止发生次生灾害

事故现场塌方土石量大,岩体松散,边坡稳定性差,大块岩石需要频繁爆破,救援环境复杂危险。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,现场指挥部提前谋划,周密部署,强化监测预警与安全监护,不断优化救援方案,有效控制作业风险。一是对滑塌体及周围边坡等重大风险点进行监测预警,应急救援勘测队现场负责人担任专家团队监控监测组组长,统筹救援现场监测技术力量,建立监测监控预警机制,现场布设8台边坡雷达、12台微芯桩、4套地震监测站、9台裂缝计和10台卫星导航定位设备(GNSS),设置8个人工监测点,共计形成90期监测日报,预警局部边坡塌方16次,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。二是做好救援现场安全监护,矿山救援靖远队参加救援现场安全监护6队次、93人次,矿山救援国能神东队多次深入事故现场侦察,参加救援现场安全监护20队次、173人次。矿山救援国能宁煤队出动12车次、59人次、6台水泵执行现场排水任务,累计排水4000立方米。三是及时调整救援方案,组织救援力量按照“南北向工作线,东西两侧分别向中部推进”实施救援,在西侧存在滑塌风险的情况下暂停施工,全力推进东侧救援。四是组织救援人员演练,明确逃生路线,确保救援安全。五是安排技术团队布设照明无人机,助力夜间安全作业。

三、强化协调配合,充分整合释放协同效能

现场工作组有序组织各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行动。一是积极协调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、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等单位,推进专家现场勘查、营区场地平整、救援现场照明、车辆快速通行等工作高效开展。二是实施统一组织,建立每日例会制度,集中调度会商,根据需要安排力量部署,提出工作要求。三是对救援队伍实行统一管理,成立应急救援中心前方指挥部,设立救援行动组、应急救援专家组、后勤保障组、综合信息和服务联络组等4个工作组,确保各救援力量协作配合。四是后勤保障集中进行,指定应急救援新兴际华队负责国家专业队、中国安能集团等11支救援力量的后勤保障工作,形成基地化的“餐饮、宿营、通信、卫勤”综合保障模式。

内蒙古阿拉善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“2·22”特别重大坍塌事故救援

 

责任编辑:李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