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贵川渝4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
跨区域联合演练 提升协同作战能力
7月30日,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东源队、六枝队、川煤队、重庆队开展云贵川渝跨区域联合应急救援演练,模拟西南某地遭遇地震后的复合型灾害场景,设置10个科目,检验救援队伍协同作战能力。
环境侦察,绘制风险地图。六枝队利用手持激光测距仪,测量坍塌范围,并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仪盘旋侦察;周边环境监测组利用无人机和边坡雷达,严密监测山体位移情况,数据同步至相关小组。
通信构建,打通“生命线”。地震导致灾区通信中断,重庆队迅速启用搭载卫星通信技术的卫星电话,3分钟内完成与指挥部的音视频建联。卫星通信设备将灾区实时画面传输至指挥部大屏幕,经算法处理高精度三维模型,为救援决策提供支撑。
水域救援,逆流营救群众。地震引发洪涝灾害,有人员被困。东源队队员驾驶皮划艇在汹涌水流中开展救援,成功转移落水者。在“翻舟自救”环节,队员们临危不乱,迅速完成皮划艇复位并安全登艇。
城市排涝,全力抢排积水。面对城市内涝险情,东源队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发挥关键作用,每小时4000立方米的排水量,迅速退去积水。东源队还在现场设置水位监测仪,实时监测积水消退情况,为应对可能的二次降雨做好充分准备。
绳索救援,用身体护住群众。地震引发建筑坍塌,有群众被困在三楼阳台。东源队组织绳索救援,队员沿绳下滑,先用身体护住群众,再将其转移至船型担架并安全固定。
横向破拆,打通“生命通道”。在混凝土墙后发现生命迹象!重庆队迅速运用液压剪和冲击钻等工具开展破拆。队员们根据墙体结构提前规划破拆路线,确保救援行动安全高效。
立体支撑,确保安全可靠。针对倾斜承重墙的危险状况,东源队采用松木方料搭建“三维立体支撑”,横向木梁有效抵住墙体裂缝,10分钟内成功稳固墙体。东源队还在支撑结构上安装应力传感器,实时监测支撑强度。
临时支护,撑起“保护伞”。在地下车库顶板出现裂缝的危急情况下,六枝队迅速架设高强度的钢制支护架,15分钟内完成临时支护,并安排安全员实时监测。
深井救援,黑暗中的生机。地震后,有人员被困井下。川煤队迅速架设三脚架,缓缓垂下救援钢缆,通过防水通讯器耐心引导被困者,将其顺利救出。
医疗急救,稳定生命体征。随着被困人员一个个被救出,川煤队医疗急救组迅速开展伤员救治工作。止血带、绷带、颈托……各类工具运用熟练,每个动作专业标准,在他们的努力下,伤员生命体征得以稳定,为下步救治争取时间。

六枝队开展灾区环境侦察及周边环境监测

东源队开展水域救援

重庆队开展横向破拆

六枝队开展液压支护

川煤队开展深井救援

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474号
